5岁儿童退烧后出疹子怎么办
5岁儿童退烧后出疹子可通过观察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补充水分、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退热疹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反应、过敏、免疫应答、玫瑰疹等原因引起。
1、观察护理
家长需密切观察疹子的形态、分布及是否伴随瘙痒。若为淡红色斑丘疹且无脓疱,多为病毒性热退疹,可暂时居家观察。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产品,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每日测量体温2-3次,记录疹子变化情况。
2、保持皮肤清洁
用温水轻柔清洁皮肤,水温控制在37-40℃。洗澡时间不超过10分钟,洗后轻拍吸干水分。若疹子局部发红,可外涂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禁止使用酒精、碘伏等消毒剂擦拭皮疹区域。
3、避免抓挠
修剪儿童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抓破皮疹引发感染。瘙痒明显时可冷敷患处,每次5-8分钟。夜间睡眠时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缓解瘙痒症状。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减少皮肤干燥。
4、补充水分
发热后机体易脱水,需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按50ml/kg计算,可适量增加鲜榨苹果汁、米汤等流质。观察排尿次数和尿量,若6小时无排尿需警惕脱水。
5、就医检查
若疹子持续3天未消退、出现水疱或瘀斑、伴随嗜睡或呕吐,应立即就诊儿科。可能与猩红热、麻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有关。医生可能开具血常规检查,必要时使用阿昔洛韦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治疗。
退热后出疹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选择小米粥、南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海鲜、坚果等致敏食物。室内定时通风但避免直吹冷风,每日保证10-12小时睡眠。恢复期暂缓剧烈运动,2周内避免接种疫苗。若儿童出现烦躁哭闹、拒食或体温复升,家长需及时复诊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