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甲折断是什么原因
手指甲折断可能与外伤、营养缺乏、真菌感染、频繁美甲、皮肤疾病等因素有关。指甲折断通常表现为甲板分层、断裂或脱落,可能伴随疼痛、甲床出血等症状。
1、外伤因素
指甲受到外力撞击、挤压或过度修剪时容易折断。日常磕碰、使用指甲撬物品等行为会导致甲板结构受损。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避免继续损伤后可自行恢复。若甲床出血或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2、营养缺乏
长期缺乏蛋白质、铁元素或维生素B7可能使指甲变脆易断。胃肠吸收功能障碍或挑食人群更易出现。建议增加鸡蛋、瘦肉、菠菜等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硫酸亚铁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药物。
3、真菌感染
甲癣患者因真菌破坏甲板角蛋白,常出现指甲增厚、碎裂。共用修甲工具或长期穿不透气鞋袜可能诱发感染。确诊后需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环吡酮胺搽剂等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口服特比萘芬片。
4、频繁美甲
过度打磨甲面、使用劣质甲油胶会削弱指甲强度。卸甲水中的丙酮成分易导致甲板脱水脆裂。建议减少美甲频率,选择水性指甲油,操作时保留至少1毫米原甲不打磨。
5、皮肤疾病
银屑病、扁平苔藓等疾病可能引发甲母质病变,导致指甲出现点状凹陷或纵嵴。这类患者往往伴随皮肤红斑、鳞屑等症状,需通过他克莫司软膏、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凝胶等药物控制原发病。
日常应保持指甲适度长度,避免用指甲充当工具。接触洗涤剂时佩戴手套,洗手后及时涂抹护手霜。若指甲反复折断伴随颜色改变、甲周红肿,建议到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或甲板病理检查。中老年人群需警惕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系统性疾病引发的甲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