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白血病患者的康复措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9-1648528次浏览

白血病患者的康复措施有用药治疗、防寒保暖、合理饮食等。具体分析如下:

1.用药治疗:白血病多是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影响等导致的,患者会出现发热、贫血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防寒保暖:感冒是常见的白血病复发的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防寒取暖,避免感冒的发生。

3.合理饮食:患者平时的饮食要合理,适当吃一些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的食物,禁忌油腻、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除以上常见的方法外,还可通过其他方式调整,比如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地方活动,因为是细菌的滋生场所,患者一旦受到细菌入侵,很容易发生感染。

相关推荐

红白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红白细胞同时升高,一定要警惕有没有血液系统的疾病。特别是一些骨髓增殖性肿瘤,比如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常可以看到红白细胞同步的升高。骨髓增殖性肿瘤是因为体内JAK基因的突变,导致骨髓造血的调控受到干扰,骨髓造血过多。可以表现为一系两系,甚至三系的血细胞的异常增高。除此之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病人,也常可看到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同时升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就不是因为JAK2细胞信号通路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9号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异位形成了BCR-ABL融合基因,导致了血液系统的造血调控受到干扰,引起白细胞的堆积,一部分病人还伴有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升高。根据不同的疾病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的措施。比如对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引起的红白细胞的升高,可以通过干扰素的治疗,通过羟基脲的治疗,而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以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有效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09

2021-12-30

75522次收听

儿童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是什么原因
儿童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因为病毒感染会导致单核细胞的增加,所以百分比就会偏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当然病毒感染常见的比如EB病毒,这是最为常见的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的一类病毒感染,所以EB病毒感染又称之为单核细胞增多症。为什么叫单核细胞增多症,就是因为EB病毒感染以后会造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显著的增加,所以最为常见的就是病毒感染。当然其他类病毒,比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等也会引起来单核细胞百分比的增高,所以单核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感染所引起来的。所以,孩子如果发烧了,血常规的单核细胞增多,就说明是病毒感染。当然如果是孩子的单核细胞百分比明显的增高,偏高的水平比较大,那还要注意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因为还有血液病有以单核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病,比如白血病,虽然白血病在里头是比较少见的类型,但是也是也有可能性的。所以,当孩子的单核细胞如果显著的增多的时候,同时还伴有其他的比如感染、出血、起晕、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去专门的小儿血液科去进行看一下有没有恶性的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所以儿童的单核细胞百分比增高,在儿童中虽然是比较常见,而且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因为小孩对于病毒感染本身就容易易感,所以百分比增高情况虽然很常见。但是也有少见的情况,但是具体的哪一种情况,单核细胞百分比增高是恶性的肿瘤引起来的还是由于单纯的常见的病毒感染所引起来的,得需要专业的儿科医生来进行做出判断才可以。
语音时长 02:11

2021-10-15

71771次收听

01:47
白血病治愈率多大
对于白血病的治愈率,不同的白血病类型治疗效果是不一样的。对于慢性白血病,长期口服氯氨酸剂酶抑制剂的药物可以获得功能性的治愈。对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虽然不能获得治愈,但是通过有效治疗也可以长期的控制疾病。成人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相对差一些。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里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预后是最好的,经过有效的治疗,90%的病人可以获得治愈。除了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外,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通过有效的化疗和异基因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0%的病人可以获得临床治愈。
03:02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是怎么引起的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偏高,提示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血小板无力症,可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等,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疾病,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中血小板存在的体积大小不等的现象,定量反应血小板体积大小的抑制性参数,该参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成正相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能够反映人体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和代谢情况,及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情况。
白血病几天做一次化疗
白血病的化疗时间主要是根据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化疗时间也是不尽相同的。白血病化疗方案可以分为诱导化疗、巩固化疗以及维持化疗,不同分型的化疗时间是不同的,同一种分型处于不同的化疗阶段,不同的化疗方案其时间也是不相同的。所以白血病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进行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比如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一般是化疗7天,然后休息3~3周左右,巩固化疗期间一般是28天化疗一次,比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的时期一般是4周,一个周期有巩固治疗期间基本上是28天化疗一次,有些慢性白血病是需要长期口服化疗治疗的。
语音时长 01:25

2021-05-28

13889次收听

白血病能维持多久
白血病能维持多长时间,主要跟白血病的分型、治疗、疾病严重程度、患者自身原因等有关,比如一些慢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通过现在tkr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维持5年、6年,甚至数10年以上,甚至终生。一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也可以维持数10年的时间,而一些急性白血病,根据白血病的分型、治疗情况来看白血病能维持多久,比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通过维甲酸联合砷剂的化疗药物,疾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患者可以活数十年,甚至终身。而一些其他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比如红白血病,预后比较差,如果不治疗生存时间大概就是几个月,不超过一年的时间,即使通过药物的积极治疗,其生存率一般也为一两年,或者是最长5年左右,所以白血病能维持多久,是跟白血病的分型、治疗方式以及基因染色体等综合判断的。
语音时长 01:51

2021-05-28

15524次收听

白血病会下肢乏力吗
白血病是会出现下肢乏力的。通常情况下白血病的患者出现下肢乏力,一是白血病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贫血,患者有可能会表现为疲倦、乏力,不愿意活动,二是白血病的患者,如果是出现了骨膜的浸润,也有可能会导致下肢疼痛,病人表现为不愿意走路,乏力等等。患者要注意适当的休息,不要进行过多的活动,贫血严重时可以输注红细胞悬液,下肢疼痛明显时,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止痛的药物,还需要对白血病进行正规,系统的化疗。发生白血病的时候,病人还可以出现头晕、头痛、目眩、耳鸣、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慌、气短、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贫血的表现。血小板减少时会伴随有多个部位出血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30

2021-01-07

95978次收听

白血病做什么运动好
生命之中,运动是不可缺少的,白血病患者亦是如此。大家知道,白血病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低下,不能够做过于激烈的运动。所以白血病患者在运动中既要不损害自己,又要达到锻炼的双重目的。
怎样预防白血病
想要预防白血病,就要远离诱因。首先要注意减少电离辐射的接触;其次要注意少接触农药、有机磷,做到不染发、不烫发,避免化学物质的损伤;第三不可盲目长期滥用药物,避免药源性伤害;另外,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白细胞高就是白血病吗
白细胞高不一定是白血病,因为引起白细胞高的原因很多,不能单纯依靠白细胞高这一项结果确诊白血病。如在白细胞升高时,伴随着发烧持续不退、异常出血、贫血、骨头和关节疼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病变等症状时,可能是白血病。
02:50
白血病能活多久
白血病能活多久:急性白血病如果不经治疗平均存活时间是3个月左右,慢性白血病存活的时间要长一些,但是慢性白血病发生急性病变也是非常危险的,患者同样可以在短期内就死亡,所以我们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白血病都应该积极地进行治疗。治疗不但可以延长生存时间,甚至可能治愈,治愈以后白血病患者也可以跟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面对疾病首先自己不要被疾病给吓倒,还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也有助于疾病尽快康复。
02:06
慢性白血病严重吗
慢性白血病是身体衰弱的表现,表面症状包括体型日渐消瘦或者是出现不断盗汗的现象。因为具有极强的隐匿性,往往在病人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当进行临床诊断的时候疾病的表现就已经十分的突出了。而且这个疾病还会有激变的过程,有很大的可能会迅速发展成为急性白血病。所以及时的诊断慢性白血病,避免转成急性白血病,及早的进行治疗,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经常的进行血常规的化验检查以及腹部的B超检查,就可以发现早期的慢性白血病症状。
流鼻血是白血病吗
流鼻血不一定属于白血病,天气过于干燥或者是上火可能会引起流鼻血的情况,不好的生活习惯如经常抽鼻子有可能会有流鼻血的情况发生。所以发生流鼻血的情况不用太过担忧,可以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从检查结果可以判定是否属于白血病的。
m5化疗效果怎么样
m5型白血病的情况比较急,而且采取药物,放射,骨髓移植,以及化疗等方式治疗。虽然治疗方式比较多,但是化疗无论是从费用上,还是治疗效果上都是不错的,所以人们基本上都是用化疗的方法治疗。不过化疗有很多的副作用,一定要坚持下去。
02:09
白血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第一、在治疗的过程中,少吃带刺和太硬的东西,怕引起出血;第二、保证食物干净、卫生,因为化疗后白细胞很低,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后,容易中毒休克,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另外还需注意不吃刺激性食物,辛辣的、比如辣椒、芭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