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侧肢循环有哪些
肝硬化侧支循环主要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曲张、腹膜后静脉曲张以及脾肾静脉分流等。这些侧支循环的形成与门静脉高压密切相关,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侧支循环中最危险的一种,门静脉高压导致血液通过胃冠状静脉和食管静脉丛回流。患者可能出现呕血或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胃镜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治疗可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或组织胶注射,必要时需使用特利加压素注射液或生长抑素类似物控制出血。
2、腹壁静脉曲张
腹壁静脉曲张表现为脐周放射状分布的静脉扩张,俗称海蛇头征。血液通过脐静脉重新开放与腹壁静脉形成侧支循环。这类曲张静脉破裂风险相对较低,但可能引起腹壁不适。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严重时可考虑介入栓塞治疗。
3、痔静脉曲张
痔静脉曲张是直肠上静脉与中下静脉之间形成的侧支循环,表现为痔核增大或新发痔疮。患者可能出现便血或肛门不适。肛门指检和肠镜可协助诊断,治疗包括痔疮栓剂如马应龙麝香痔疮栓,严重者需行痔切除术。
4、腹膜后静脉曲张
腹膜后静脉曲张指肠系膜下静脉与髂静脉等形成的侧支循环,通常无明显症状,偶见血尿或腰痛。CT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曲张静脉,若无出血一般无须特殊处理,严重时可考虑介入治疗。
5、脾肾静脉分流
脾肾静脉分流是门静脉血液通过脾静脉与左肾静脉形成的自然分流通道,可部分降低门静脉压力但可能诱发肝性脑病。超声或CT血管成像可确诊,治疗需针对肝性脑病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药物,必要时行分流阻断术。
肝硬化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和影像学检查监测侧支循环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和腹压增高动作,保持大便通畅。饮食以易消化、低盐、高蛋白为主,限制动物脂肪摄入。严格戒酒并遵医嘱使用护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出现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需立即就医。同时注意预防感染,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加重出血风险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