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需遵循低脂高蛋白、适量碳水、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主要注意事项包括控制钠盐摄入、避免酒精、选择易消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增加维生素摄入等。
1、控制钠盐摄入
肝硬化患者常伴随腹水症状,每日钠盐摄入应控制在2-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烹饪时用香料替代食盐调味。监测每日尿量及体重变化,若出现下肢水肿需进一步限制钠盐。
2、严格禁酒
酒精会加重肝细胞损伤,所有含酒精饮品均需禁止。注意避免含酒精的烹饪用酒、醪糟等食物。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者还需忌食粗糙坚硬食物以防出血。
3、选择易消化食物
优先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烧烤。急性期可选用米粥、软面条等低渣饮食,慢性期逐步增加膳食纤维但需充分烹煮。出现肝性脑病前兆时应限制动物蛋白。
4、补充优质蛋白
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1.2-1.5克蛋白,以鱼肉、鸡蛋白、脱脂奶等为主。大豆蛋白与动物蛋白搭配使用更佳,但肝性脑病患者需暂时减少蛋白摄入。
5、增加维生素摄入
重点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K及维生素D,通过深色蔬菜、全谷物、乳制品等获取。凝血功能异常者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K制剂,避免生食可能携带寄生虫的蔬果。
慢性肝病患者应建立规律少食多餐模式,每日分5-6次进食以减轻肝脏负担。可适量食用蜂蜜、藕粉等易吸收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补充,但需监测血糖变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者进食时需细嚼慢咽,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定期监测肝功能、血氨等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饮食方案,必要时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