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气胸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很大吗

发布时间:2020-09-1657940次浏览

肺气肿我们听说的较多,而气胸相对来说就较少了,但它近两年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周围,为了使我们加强预防意识,有必要来了解下气胸的危害性,那么气胸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大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1、胸痛,是自发性气胸的典型表现,常突然发作,刚开始时胸部疼痛比较剧烈,几个小时以后,会逐渐减轻,约在24-72小时后,疼痛逐渐消失。

病人突感一侧胸痛、气急、憋气,可有咳嗽、但痰少,小量闭合性气胸先有气急,但数小时后逐渐平稳,若积气量较大者或者原来已有广泛肺部疾患,病人常不能平卧。如果侧卧,则被迫使气胸患侧在上,以减轻气急。病人呼吸困难程度与积气量的多寡以及原来肺内病变范围有关。当有胸膜粘连和肺功能减损时,即使小量局限性气胸也可能明显胸痛和气急。

2、呼吸困难,是另一个典型表现,呼吸困难往往出现在肺漏气比较严重的患者,肺被压缩往往大于百分之三十。这是由于气胸发生后,正常的肺组织被气体压缩,变小,呼吸功能下降造成了缺氧。呼吸困难的程度与本身的肺功能储备也有一定关系,就是说,在相同的肺压缩程度下,一般,年轻人胸闷症状比老年人轻。

3、当肺部出现气泡时,如果不破裂,就没有不适症状,若突然破裂,就会导致气体进入胸腔,聚积后便可压迫心脏和肺部,出现呼吸困难,用力呼吸时胸部也可出现类似心绞痛的胸痛。如果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以上便是关于气胸危害性的介绍,希望大家了解并引起重视。

相关推荐

02:51
胸口痛是怎么回事
胸痛疾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心肌梗死。如果出现突发的胸痛,并且有憋气、喘不上气的感觉,高度怀疑出现了心肌梗死情况,需及时就医。二、体型特别瘦高的人群,容易出现自发性的气胸。这种人群的胸廓比较长,在呼吸的时候胸膜容易导致肺泡发生破裂,引起自发性的气胸。这种病人也是胸部突发性的疼痛,并且会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三、肋间神经痛。是因为胸壁肋间神经发生的一种无菌性炎症所引起的,吃些对症的止痛药物以后,效果会比较好。不管是哪个类型的胸痛,一旦胸痛持续时间比较长,或突发又难以忍受,都建议去三甲医院的急诊,专门有胸痛门诊进行及时的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03:14
左胸口为什么会一阵阵刺痛
当左侧胸口出现局部疼痛时,应观察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比如炎症性疼痛。如果炎症较重,还可出现全身发热现象。当出现炎症性疼痛时,应当积极的进行控制炎症治疗,包括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必要时对脓肿予以切开引流,甚至放一些引流条、引流管等,加快脓性分泌物的排出。当然,左侧胸口及深方至心脏和肺脏出现局部疼痛时,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胸闷、憋气、大汗或濒死感。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积极到医院就诊,可通过超声、CT、胸片、心电图等,来检查患者是否出现气胸,是否有冠心病。
气胸手术有什么风险
气胸手术包括两种。一种是胸腔闭式引流和胸腔穿刺手术,通常这种手术的风险较小,可能会出现肋间血管出血或是肋间神经损伤。第二种肺大泡破裂引起的气胸,需要进行胸腔镜手术,如果肺大疱较大,患者肺功能差,就需要进行开胸手术,这种情况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存在的手术风险包括手术中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等,术后可能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建议患者去正规医院接受相关治疗,目前气胸手术以微创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创伤小较小,风险也会较小。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15

115883次收听

气胸好后怎样锻炼
气胸好后怎样锻炼?这是患者很关心的话题,气胸手术后需要静养3-6个月,一个合适的康复训练会让患者恢复得更快速。一个适量合理的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打太极拳是一个非常合适气胸手术后的一个康复手段,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对于气胸很好治吗
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疾病类型,对大家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所以做好预防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就拿气胸来说吧,那么气胸很好治吗,只要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痊愈的,下边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治疗办法。
气胸不能吃什么食物
气胸不能吃什么食物呢?气胸患者建议不要喝酒,即使喝也要少喝一点。如果喝酒引起剧烈咳嗽,肺内压力升高,有可能诱发气胸,带来不利影响,下面我来具体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大家注意。
女性备孕要警惕气胸
女性总是那么的不幸,没想到孕期也能够使气胸病发,女士们是不是都很意外呢,事实上是有这种事情发生,气胸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尤其是孕妇,身体比较特殊,所以,女性备孕要警惕气胸的发生,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内容介绍。
气胸能彻底治好吗
气胸疾病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它是肺部的一种常见疾病,危害大且在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者等特定人群中发生的概率高,不少患者在治疗中治疗效果较差,进而担心自发性气胸的预后效果不佳,那么,气胸能彻底治好吗?
气胸手术后多久恢复
气胸手术多久能恢复,主要取决于机体一般状况,以及营养状况,有无手术后并发症出现。一般预后良好。气胸治疗目的是促进患侧肺复张和减少复发,同时考虑是否可能消除病因。治疗具体措施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措施,包括观察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和胸膜固定术。手术治疗包括经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多数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但少数患者需手术治疗。对内科治疗无效的气胸,可为手术适应症。主要适用于长期气胸、血气胸、双侧气胸、自发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引流失败的、胸膜增厚至肺膨胀不全或影像学有多发性肺大疱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率高,复发率低。手术方法包括电式辅助胸腔镜手术和传统的开胸手术。手术过程中可以切断粘连带、切除胸膜下的肺大泡、缝合破裂。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7

58479次收听

气胸后遗症有哪些
对于气胸患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后遗症,但是要注意其有无复发的可能性。对于肺组织压缩小于20%的气胸患者,可给予卧床休息、吸氧等处理。经过这些处理以后,一般的患者基本上临床会痊愈。对于病情不缓解,或者是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的,则需要复查X线胸片。如果气胸量不吸收反而增加,要进行抽气治疗或胸腔闭式引流等。如果病程超过1个月,或裂口大持续漏气时,可给予手术治疗。经过这几种方法处理,一般的患者气胸量可以完全吸收,肺组织完全复张,临床考虑为痊愈。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有复发的可能,在第一次气胸后数月内复发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瘦高体型及持续吸烟患者,复发率可能性也较大。胸部CT显示有较多或较大的肺大泡患者,气胸复发率也比较高。
语音时长 01:26

2020-02-17

52601次收听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症状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是胸膜下肺表面的小气泡破裂导致。这些气泡都位于肺尖部,80%的患者在肺尖部存在各种类型的局限性气肿。这些局限引气肿的病因尚不明确。吸烟与原发性气胸有较大的关系。老年人发生自发性气胸往往与他的基础疾病有关,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泡。老年人自发性气胸,他的临床症状首先是基础疾病的症状。如慢性支气管炎,可以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咳痰。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发热、咳脓痰,甚至痰中带血。同时可出现全身症状,精神萎靡、乏力、出汗等。如果是肺气肿、肺大泡的患者肺功能一般都有明显的下降,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喘。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但气胸发生时可表现为突发发生的呼吸困难,或胸闷气喘症状突然的加重,可出现患侧的胸痛症状。
语音时长 01:23

2020-02-12

61129次收听

02:17
什么是气胸
气胸指的是气体进入了胸膜腔,造成集气的状态。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中间是没有气体的,由于肺部疾病或者外伤,引起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者靠近肺表面的细小肺泡破裂,导致肺和支气管空气溢入胸膜腔,就导致了气胸。气胸经常是由于胸壁和肺部创伤引起,所以创伤性的气胸是最常见。因疾病导致的肺组织自行破裂引起来,称为自发性的气胸;还有一种叫人工气胸,主要是由于治疗的需要,又分为闭合性、开放性以及张力性的气胸。气胸是呼吸科的一个急症,严重时危及生命,所以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怎么治疗气胸
到医院就诊,做X线或胸部CT的检查,医生根据片子检查气胸量的多少,处理方法也会不同。对于少量的气胸,比如气胸量占胸腔的百分之十或百分之二十,总的说,不到百分之三十的气胸,保守治疗,如休息,吸氧气,促进气胸气体的吸收,相对恢复会比较快。如果检查显示气胸量比较多,超过百分之三十,要做排气的治疗。排气分两种方法:一,抽气。用注射器,细的针头、针管将气体抽出,再拔掉针。二,置管。放一个相对粗的引流管到胸腔,气胸的气体顺着管子排出,这样恢复更快。综上,是抽气排气的方法,还是置管排气的方法,主要由外科医生决定。
语音时长 01:23

2019-12-20

55141次收听

02:05
气胸的并发症及治疗
气胸出现呼吸衰竭或休克的症状,排气、减压、释放高压气体。出现胸腔内出血应及时抢救。一、张力性气胸会压迫肺、心脏和纵膈,可能会造成明显的呼吸衰竭或休克的症状,是气胸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张力性气胸时,需迅速排气、减压、释放高压气体,保证自身安全。二、气胸会有胸腔的粘连带,发作时会撕脱粘连带血管,造成胸腔内出血,严重时,可出现贫血、休克等现象,需立刻到医院进行输液、输血、急诊手术抢救。对于术后或手术时,气胸的并发症主要也是出血,以及呼吸衰竭的问题。
02:06
气胸的危害有哪些
气胸的危害有肺功能下降,胸腔出血,呼吸衰竭等。一、气胸一侧无法呼吸,肺功能下降,导致胸闷、气短、气不够用,如果患者年龄较高,有肺气肿、哮喘的病史,需及时到医院吸氧,排气。二、伴发血胸,气胸有时形成粘连带,肺萎缩后撕脱粘连带的血管,造成胸腔内出血,引发失血休克、心慌、头晕、出冷汗等现象。三、特殊职业或特殊环境下,因压力不同于正常大气压,一旦发生气胸,会很危险,严重可导致呼吸衰竭等,比如飞行员、潜水员,或身处高原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