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者的饮食护理
脑瘫患者需根据吞咽功能、营养需求及消化能力调整饮食,以软烂易消化、高蛋白高纤维食物为主,避免呛咳和营养不良。护理要点包括调整食物质地、少食多餐、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1、食物质地调整
吞咽困难患者应选择糊状或泥状食物,如南瓜粥、土豆泥,必要时使用增稠剂调配流食。避免干硬、黏性强的食物降低误吸风险。严重吞咽障碍者需经鼻胃管或胃造瘘进食,由营养师配制均衡营养液。
2、少食多餐制
每日5-6餐减轻胃肠负担,单次进食量控制在200-300毫升。餐间可补充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如香蕉奶昔、芝麻糊。进食时间不少于30分钟,保持坐位或半卧位,餐后维持体位30分钟预防反流。
3、优质蛋白补充
每日摄入1.2-1.5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优选鱼肉、豆腐、蛋羹等易吸收来源。牛奶应选择低乳糖配方,搭配乳清蛋白粉提升生物利用率。合并肾损伤时需限制植物蛋白摄入。
4、膳食纤维管理
每日25-30克膳食纤维预防便秘,从西蓝花、燕麦等低渣食物逐步增加。胃肠蠕动差者可食用发酵食品如无糖酸奶,配合腹部按摩促进排便。腹泻时改用低纤维白粥过渡。
5、微量元素强化
定期检测血清钙、铁、维生素D水平,通过强化米粉、肝泥补充铁剂,日光浴配合维生素D滴剂改善钙吸收。肌张力高者需控制高磷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碳酸饮料。
护理过程中需定期评估营养指标,记录进食反应与二便情况。餐具选择防滑底座、弯柄设计的专用器具,配合下颌控制训练改善自主进食能力。冬季食物保温在40℃左右,夏季注意现做现食。合并癫痫需避免过量饮水,糖尿病者采用低GI食材替换。建议每3个月进行营养门诊随访,根据生长发育阶段调整方案。
相关推荐
01:52
03:27
01:38
01:43
01:39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小脑脑瘫和脑瘫有什么不同
- 2 脑瘫是怎么形成的
- 3 脑瘫是怎么引起的
- 4 引起脑瘫是怎么得的
- 5 脑瘫是怎么造成的
- 6 脑瘫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呢?
- 7 脑瘫是否严重
- 8 脑瘫是怎么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