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怎么回事
室性心律失常可能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肌病、药物副作用、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生活方式调整、原发病治疗等方式干预。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电活动异常,是室性早搏或室速的常见诱因。急性心肌梗死时易出现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需心电监护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处理血管病变。
2、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使心肌细胞膜电位不稳定,可能引发多形性室速。严重低镁血症可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需紧急补充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长期服用利尿剂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钾水平。
3、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肌纤维化病灶成为异常电信号起源点,肥厚型心肌病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可选用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心律,终末期患者需评估心脏移植指征。
4、药物副作用
洋地黄中毒时出现双向性室速,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导致QT间期延长伴室颤风险。需立即停用致病药物,使用地高辛抗体片段注射液等特异性解毒剂。
5、遗传性综合征
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基因突变导致离子通道功能障碍,表现为反复晕厥或猝死。基因检测确诊后,部分患者需植入ICD进行二级预防。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建议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心悸、黑朦等症状时立即就医。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自主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