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分为哪几种类型
抑郁症主要分为重性抑郁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季节性情感障碍和产后抑郁症等类型。
1、重性抑郁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抑郁症类型,表现为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不集中、自责或无价值感,严重时伴有自杀念头。该类型需通过心理评估和临床访谈确诊,治疗通常结合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
2、持续性抑郁障碍
持续性抑郁障碍又称恶劣心境障碍,症状比重性抑郁障碍轻但持续时间更长,至少持续两年。患者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状态,伴有睡眠或食欲改变、疲劳感、低自尊等。这类抑郁易被忽视,治疗需长期坚持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
3、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表现期,患者会交替出现抑郁发作和躁狂/轻躁狂发作。抑郁相期间症状与重性抑郁障碍相似,但需特别注意病史中是否有情绪高涨、活动增多等躁狂表现。治疗需使用心境稳定剂而非单纯抗抑郁药。
4、季节性情感障碍
季节性情感障碍表现为秋冬季规律性出现的抑郁症状,与光照减少有关。典型症状包括嗜睡、食欲亢进尤其渴望碳水化合物、体重增加等。光疗是该类型的一线治疗方法,配合规律运动和维生素D补充可能改善症状。
5、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发生在分娩后数周至数月内,与激素水平骤变、育儿压力等因素相关。除典型抑郁症状外,患者可能对婴儿产生矛盾情感或过度担忧。早期干预至关重要,需结合心理咨询、社会支持及必要时药物治疗。
抑郁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均衡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维生素B族的食物,避免酒精和咖啡因。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学习正念减压技巧,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诊。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伤念头,须立即联系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危机干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