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怎么分级
高血压病根据血压水平可分为1级、2级和3级,分级标准主要依据诊室测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
1级高血压指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这类患者通常症状较轻,可能仅表现为偶尔头晕或头痛,多数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即可控制。2级高血压指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100-109毫米汞柱。此时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通常需要联合药物治疗。3级高血压指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110毫米汞柱,属于高危状态,常伴随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肾功能异常等,需立即启动强化降压方案。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数值变化,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摄入,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若发现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胸闷、视物模糊等严重症状,须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分级管理对预防靶器官损害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