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什么病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性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
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可能仅有轻微乏力或胸闷,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毒直接侵袭心肌细胞是主要发病机制,免疫反应过度激活也会加重心肌损伤。部分患者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诊断需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及病毒血清学检查。多数轻症患者经休息和对症治疗可痊愈,但暴发性心肌炎需紧急医疗干预。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6个月以上。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限制钠盐和液体量。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出现气促或下肢水肿应及时复诊。保持环境通风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接种流感疫苗有助于预防相关病毒感染。康复期间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须遵医嘱逐步增加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