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脱落治疗方法
牙齿松动脱落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龈下刮治、翻瓣手术、植骨术、种植牙等方式治疗。牙齿松动脱落通常由牙周炎、外伤、骨质疏松、糖尿病、颌骨囊肿等原因引起。
1、牙周夹板固定
牙周夹板固定适用于轻度松动的牙齿,通过将松动牙与邻牙连接增强稳定性。该方法可与龈上洁治联合使用,减少菌斑对牙周组织的刺激。治疗期间需避免咀嚼硬物,定期复查夹板稳固性。牙周夹板分为暂时性与永久性两类,医生会根据牙槽骨吸收程度选择。
2、龈下刮治
龈下刮治针对牙周炎导致的松动,清除牙石和感染牙骨质。操作需在局麻下进行,使用超声器械与手工刮匙清理根面。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2周内需使用抗菌漱口水。重度牙周炎患者需每3个月维护治疗,防止牙周袋再感染。
3、翻瓣手术
翻瓣手术适用于深牙周袋伴骨缺损病例,通过翻开牙龈瓣直视下清创。术中可同期植入骨粉促进牙槽骨再生,术后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患者需软食2周,用手术区对侧咀嚼。该手术能减少牙周袋深度,但无法逆转已丧失的牙周附着。
4、植骨术
植骨术用于修复严重骨吸收导致的牙齿松动,常用自体骨或人工骨材料。术前需进行CBCT评估骨缺损三维形态,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植骨后需6个月骨整合期,期间禁止吸烟。成功率与患者年龄及全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5、种植牙
种植牙是脱落牙的最终修复方案,需在拔牙3个月后实施。术前评估颌骨密度和咬合关系,选择合适长度的种植体。手术分两阶段进行,期间使用临时义齿。种植体与骨结合后安装基台和冠修复,日常维护需使用牙线清洁种植体周围。
牙齿松动脱落患者应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间隙刷清理邻面。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控制牙菌斑堆积。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骨质疏松者补充钙和维生素D。避免用牙齿开瓶盖等不良习惯,外伤后及时就医检查牙周状况。出现牙龈出血肿胀等需早期干预,防止病情进展至牙齿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