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是怎么回事
心脏康复可能由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脏手术后恢复、心律失常、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心脏康复可通过运动训练、营养指导、心理干预、戒烟限酒、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
1、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症状。心脏康复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同时配合有氧运动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2、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可能与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心脏康复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控制症状,并通过逐步增加步行距离等低强度运动改善心功能。
3、心脏手术后恢复
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瓣膜置换术后可能出现伤口疼痛、活动耐力下降等情况。心脏康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可遵医嘱使用氯吡格雷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预防血栓,术后3-6个月需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4、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能与电解质紊乱、心肌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头晕等症状。心脏康复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等药物控制心率,同时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发作。
5、心理因素
心脏疾病患者常合并焦虑抑郁情绪,可能影响康复效果。心脏康复需配合心理疏导,通过正念训练、团体治疗等方式改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舍曲林片、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
心脏康复期间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进食燕麦、深海鱼等富含膳食纤维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3-5次心率控制在靶范围内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每次持续20-40分钟。康复过程中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项目,出现胸痛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