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晒肿了怎么办
耳朵晒肿了可通过冷敷、外用药物、口服药物、避免刺激、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耳朵晒肿通常由紫外线灼伤、皮肤炎症、过敏反应、继发感染、日光性皮炎等原因引起。
1、冷敷
晒伤后立即用冷毛巾或冰袋包裹敷于肿胀处,每次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红肿热痛,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若出现水疱切勿刺破,冷敷时动作需轻柔。
2、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缓解炎症,或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晒伤后脱皮可薄涂维生素E乳保湿,瘙痒明显时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药物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过敏体质者应先小范围试用。
3、口服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或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消炎。严重肿胀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片,合并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胶囊。服药期间避免日晒,禁止饮酒及服用光敏性药物。
4、避免刺激
晒伤后3天内禁止抓挠、热水冲洗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外出时佩戴宽檐帽遮挡,选择UPF50+防晒霜补涂。暂停游泳、桑拿等可能加重炎症的活动,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
5、就医处理
若肿胀持续超过48小时伴发热、脓液渗出,需就诊耳鼻喉科或皮肤科。医生可能进行红光照射治疗,严重渗出需用硼酸溶液湿敷。出现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时应排除中耳炎等并发症。
耳朵晒伤恢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番茄等水果,避免辛辣海鲜等发物。日常选择物理防晒方式如遮阳伞,敏感人群可提前30分钟涂抹二氧化钛成分防晒霜。晒后6小时内是修复黄金期,可用冷藏芦荟胶舒缓,若出现皮肤溃烂、淋巴结肿大等异常需及时专科就诊。恢复期间注意观察肿胀变化,避免二次晒伤导致色素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