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镜检查是怎样做
阴道镜检查是通过光学放大设备观察宫颈、阴道及外阴组织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筛查宫颈病变。检查过程包括体位准备、醋酸试验、碘试验及可疑部位活检等步骤。
检查前患者需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医生会使用窥阴器暴露宫颈,用生理盐水棉球清除分泌物。随后用3%-5%醋酸溶液涂抹宫颈表面,醋酸能使异常上皮呈现白色反应,称为醋酸白上皮。接着用复方碘溶液进行染色试验,正常鳞状上皮富含糖原会染成棕褐色,异常区域不着色。对可疑病变部位会使用活检钳取2-3毫米组织送病理检查,必要时会进行宫颈管搔刮。整个检查过程通常持续10-15分钟,活检后可能有少量出血,需使用止血纱布压迫。
检查中可能遇到宫颈萎缩、分泌物过多影响视野等情况,此时会调整窥器型号或进行阴道冲洗。对于绝经后女性或宫颈暴露困难者,可能采用侧卧位配合检查。若发现高级别病变需行宫颈锥切时,会在麻醉下进行更深入的切除活检。检查后需注意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出现持续出血或发热应及时复诊。
阴道镜检查后建议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使用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及游泳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的活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创面愈合。若病理报告提示异常需及时返院复查,后续可能需要进行HPV检测或定期随访。检查后出现轻微下腹坠胀或少量褐色分泌物属于正常现象,但若出现鲜红色出血超过月经量、脓性分泌物或持续腹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