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穗雀麦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扁穗雀麦的常见用法主要有作为牧草、绿肥、水土保持植物以及药用等。
1、牧草
扁穗雀麦是优质牧草品种,茎叶柔嫩多汁,粗蛋白含量较高,适口性好,牛、羊、马等家畜喜食。其耐寒性强,可在早春提供青饲料,也可调制干草或青贮。种植时宜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播种量每亩3-5公斤,生长期需注意防治锈病和蚜虫。
2、绿肥
扁穗雀麦根系发达,能有效固氮改良土壤结构。作为绿肥作物时,通常在盛花期翻压入土,每亩鲜草产量可达2000-3000公斤。其腐解速度快,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合在果园、茶园间作或与大田作物轮作。
3、水土保持
因具有密集的须根系和强分蘖能力,扁穗雀麦常用于坡地、河岸等易侵蚀区域的植被恢复。其地上部分能有效拦截雨水,减少地表径流,根系可深入土层60厘米以上,对防止滑坡、固堤护岸有良好效果。种植时可采用条播或撒播,配合其他草本植物混播效果更佳。
4、药用
扁穗雀麦全草可入药,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消食、利尿通淋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含黄酮类、多糖等活性成分,对消化不良、水肿有一定缓解作用。使用时多煎汤内服或捣敷外用,但孕妇及体虚者慎用。
5、生态修复
在矿区、尾矿库等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中,扁穗雀麦常作为先锋植物。其耐贫瘠、抗逆性强,能快速覆盖裸露地表,改善微环境,为后续植物群落演替创造条件。实践中多与紫花苜蓿、高羊茅等植物混播,播种前需对土壤进行简易平整。
使用扁穗雀麦时需根据具体用途选择合适品种,牧草型侧重产量和营养品质,生态型强调抗逆性。种植期间注意合理轮作以避免连作障碍,药用采收以花期为宜。作为饲料时需控制饲喂量,避免单一饲用导致家畜营养失衡,与其他牧草搭配可提高利用率。用于水土保持项目时,建议配合工程措施增强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