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痒是什么原因引起
身体痒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蚊虫叮咬、真菌感染、肝胆疾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病因。
1、皮肤干燥
皮肤缺乏水分或油脂会导致屏障功能受损,引发瘙痒。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频繁洗澡使用碱性清洁剂、老年人皮脂分泌减少等情况易诱发。建议减少洗澡次数,水温控制在40℃以下,沐浴后及时涂抹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保湿霜。
2、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可引发荨麻疹或过敏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突发红疹伴剧痒。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有关,常伴随打喷嚏、眼结膜充血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地氯雷他定糖浆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需搭配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
3、蚊虫叮咬
蚊子、跳蚤等昆虫唾液中的蛋白质会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导致叮咬处出现红色丘疹伴刺痛性瘙痒。婴幼儿因皮肤娇嫩更易出现明显肿胀。可用肥皂水清洗患处,冷敷缓解症状,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必要时使用炉甘石洗剂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4、真菌感染
皮肤癣菌感染足部、腹股沟等部位会引起边界清晰的环形红斑伴脱屑瘙痒,常见于多汗、免疫力低下人群。具有传染性,可能通过共用毛巾等物品传播。需保持患处干燥,遵医嘱联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和伊曲康唑胶囊,疗程一般2-4周。
5、肝胆疾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或胆管梗阻时,胆汁酸盐沉积在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引发全身顽固性瘙痒,夜间加重,可能伴随黄疸、陶土色大便。需通过肝功能检查和影像学确诊,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用考来烯胺散吸附胆汁酸缓解症状。
日常应注意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洗澡后及时保湿。若瘙痒持续超过两周、伴随皮肤破损或发热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系统性疾病的可能。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