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灰指甲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灰指甲需注意规范用药、避免交叉感染、保持足部干燥、定期修剪病甲及监测肝功能。灰指甲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病变,易复发且传染性强。
1、规范用药
灰指甲需遵医嘱足疗程使用抗真菌药物,如盐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胶囊等口服药,或联用环吡酮胺搽剂等外用药。口服药物需连续使用3-6个月,不可自行停药。外用药应覆盖整个甲板及周围皮肤,用药前需锉薄病甲增强渗透。治疗期间若出现皮肤红肿、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2、避免交叉感染
患者应单独使用指甲剪、拖鞋等个人物品,避免通过共用物品传染他人。公共场所如泳池、浴室需穿防水拖鞋,家庭内定期用沸水烫洗鞋袜。合并足癣者需同步治疗,防止反复感染甲床。接触病甲后需彻底洗手,避免搔抓导致自体接种传播。
3、保持足部干燥
真菌在潮湿环境易繁殖,建议每日用温水及抑菌皂清洗足部后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区域。选择吸湿透气的棉袜,避免穿紧捂的合成材质鞋袜。雨天浸湿鞋袜后及时更换,可交替使用两双鞋子确保充分干燥。夜间可涂抹克霉唑乳膏后穿纯棉袜加强抑菌。
4、定期修剪病甲
每1-2周用专用指甲钳修剪病甲至最短,锉除增厚角质层以促进药物吸收。修剪时避免损伤甲床引发继发感染,器械使用前后需用酒精消毒。严重增厚甲板可就医进行专业病甲清除术。新生健康甲板需持续保护至完全替换病甲,此过程手指甲需3-9个月,脚趾甲需6-18个月。
5、监测肝功能
长期口服抗真菌药可能影响肝功能,用药期间需每月检测转氨酶指标。既往有肝病或酒精依赖者应优先选择外用疗法。若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尿色加深等肝损伤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治疗期间避免饮酒及服用肝毒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灰指甲治疗期间建议穿透气性好的露趾鞋,减少甲床受压。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西蓝花等促进甲生长,避免高糖饮食刺激真菌繁殖。患者需每4-6周复诊评估疗效,直至真菌镜检连续3次阴性方可判定治愈。治愈后仍需保持足部护理习惯,防止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