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查肝硬化
肝硬化可通过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肝组织活检、血液学检查等方式诊断。肝硬化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胆汁淤积、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筛查肝硬化的基础项目,通过检测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评估肝脏合成与代谢功能。ALT和AS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白蛋白降低反映肝脏合成能力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预示肝功能失代偿。这类检查无须空腹,但需避免检查前剧烈运动或饮酒。
2、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脏形态变化和门静脉宽度,典型表现为肝脏表面结节状改变和脾脏肿大。CT或MRI能更精确评估肝内血管结构和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肝癌。瞬时弹性成像可无创测量肝脏硬度值,纤维化扫描数值超过12.5kPa提示肝硬化可能性大。
3、内镜检查
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这是门脉高压的重要并发症。胶囊内镜适用于评估小肠静脉曲张,十二指肠镜可进行胆胰管造影。内镜下发现红色征或糜烂提示出血风险较高,必要时可同步实施套扎或硬化剂治疗。
4、肝组织活检
经皮肝穿刺活检是诊断金标准,通过病理学分析可明确纤维化分期和病因。穿刺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后需卧床观察6小时。组织学上可见假小叶形成和纤维间隔,METAVIR评分F4期或Ishak评分5-6期可确诊肝硬化。
5、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脾功能亢进相关的三系减少,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能明确病因。自身免疫性肝病需查抗核抗体等指标,遗传代谢病需检测铜蓝蛋白或α1-抗胰蛋白酶。甲胎蛋白监测对早期肝癌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确诊肝硬化后应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但需控制动物脂肪,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建议选择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碰撞。定期复查肝功能、超声和甲胎蛋白,出现呕血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合并腹水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食管静脉曲张者应进食软质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