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原因包括哪些
心脏骤停的原因主要包括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病、电解质紊乱以及药物中毒等。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属于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
1、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
2、严重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可引发心脏骤停。这类情况常伴有心悸、晕厥等表现。急救需使用除颤器电复律,药物可选择胺碘酮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
3、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病等结构性心脏病可导致心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水肿等症状。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等药物。
4、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可能包括肌无力、心悸等。纠正电解质紊乱是关键,可使用氯化钾缓释片、聚苯乙烯磺酸钠散等药物。
5、药物中毒
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过量可能导致心脏毒性。症状可表现为恶心、视觉异常等。治疗需停用相关药物,必要时使用地高辛抗体片段注射液等解毒剂。
预防心脏骤停需定期体检,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为4-6分钟,目击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