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川崎病应该如何护理

发布时间:2020-11-2062487次浏览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措施,这样才可以帮助自己远离许多疾病的威胁,就拿川崎病来说吧,一旦患上这种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同时注意起来相关护理措施,那么川崎病应该如何护理呢,希望下边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1、发热的护理

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入院后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物理降温。急性期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代谢,减少能量消耗,多采用温水擦浴,头部枕冰枕或冰贴,也可在大血管行径的部位反复轻轻搓擦,以增加降温作用,经降温处理后1—2小时复查体温,退热时出汗较多,水分大量丢失,予多喂养或静脉补液,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被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饮食的护理

患儿由于发热,口腔粘膜溃疡影响食欲,稍大的患儿应鼓励进食,予以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勿食过热、过咸、过硬或辛辣食物,以减少对口腔粘膜的刺激。

3、心血管的护理

川崎病病变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应密切观察患儿面色、精神状态,定时测心率、听心音,定期作心电图、心脏B超、超声心电图及血心肌酶检查,当心肌损害时,嘱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用输液泵。

通过以上对川崎病的护理要点的介绍,对于家里患有川崎病的小儿可以参考上面的护理措施,有效的保护患儿。同时对于患儿的家长要重视川崎病孩子的随访,保持一切正常,也要保持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免疾病再次复发。

相关推荐

01:23
小孩得川崎病会传染吗
儿童川崎病不会传染。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以全身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特征,不属于传染病。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病学资料提示有多种病原体的存在,比如立克次体、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者支原体的感染等等一些比较常见的病毒,有可能会引起川崎病,但是都未进行证实。川崎病的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03:33
小孩超敏c反应蛋白高说明什么
小孩超敏C反应蛋白高,原因是比较多的,最常见的问题存在细菌感染。另外,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也可能是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提示,最为常见的是川崎病,这是小孩的血管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烧、皮疹、眼睛红、口唇干燥、皲裂、杨梅舌、手足硬肿、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也会引起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的增高,除了低烧之外往往也会有皮疹。皮疹的特点是发烧的时候比较明显,热退以后皮疹就消退。此外,白血病也能引起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的增高。
川崎病会不会传染
川崎病肯定不会传染,因为川崎病是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性的疾病,这种疾病由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是感染性疾病,所以不会传染。但是导致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因可能有一些感染因素参与,比如一些细菌的感染,比如链球菌、病毒的感染,比如流感病毒,甚至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可能跟川崎病发生都有关系,但是并不是这些病毒肯定感染以后就会得川崎病,而川崎病最根本的原因,也不是接触了川崎病的孩子就会感染到这种疾病,所以川崎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不会得了川崎病给别的孩子接触别的孩子就会得,这是不会的,所以川崎病是非感染性疾病,因此不具有传染性。不像其他的发热出疹疾病,比如麻疹、猩红热这些都是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又与川崎病有一定类似现象,类似的这种表现,可以具有传染性,但是川崎病本身不具有传染性,所以川崎病是非传染性的疾病。
语音时长 01:16

2021-06-25

74251次收听

01:46
川崎病传染吗
川崎病是不传染的,因为川崎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系统性的中血管炎,就是血管炎性的疾病。所谓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说是由于机体内产生了攻击自身抗体,自身的物质导致的疾病。而川崎病是攻击血管,所以是叫血管炎,这种疾病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只有感染性疾病才能够传染,比如说麻疹、风疹、猩红热。川崎病是自身抗体所导致的疾病,这类疾病它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可能与感染因素有关。
01:47
川崎病血常规查得出吗
川崎病血常规肯定查不出来,川崎病是自身免疫性血管炎,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发烧、皮疹、眼睛红、口唇黏膜的改变,手脚硬肿、红肿,有颈部淋巴结,六个症状里有五个就考虑是川崎病,而不是单纯根据血常规来判断是不是川崎病。川崎病血常规的改变也非常具有特点,比如血象白细胞非常高,中性粒细胞为主;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这有一定辅助诊断意义,但不是决定是否是川崎病的主要因素。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以上六个症状,有五个就是典型的川崎病,可以明确诊断。
儿童川崎病怎样治疗
我们周围发生川崎病的例子并不多,但是此病在发生之后,对我们孩子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对于川崎病这个疾病,我们应当及早的去做好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避免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那么儿童川崎病怎样治疗呢。
川崎病的用药指南
川崎病用药指南?生病吃药是再平常不过的,但这貌似平常的事,却包含着很多常识,而很多人都是随意吃,经常吃错了仍不知道,甚至因此伤了身。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川崎病用药指南:
早期川崎病能治好吗
有一个问题总有人问到,那就是早期川崎病能治好吗,其实大家不用担心的,川崎病在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特别多发的疾病出现在了孩子的身边,有很多的孩子因为患上了该病而遭受到特别大的伤害,在恢复期的时候我们也一定要重视起来,治疗是不能少的,一起来看看该病在恢复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川崎病的后遗症
小儿川崎病可能会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比较多,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冠状动脉瘤,有的人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改变,有可能会引起关节炎和关节疼痛,也有可能会引起胆囊积液,因此建议在发现的第一时间用阿司匹林和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来治疗。
儿童川崎病如何护理
儿童川崎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会发生的,一般集中在4月5月的时候,应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现该疾病后平时要注意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多给孩子喝水、护理皮肤粘膜、定期复查等,这样有助于孩子的身体恢复。
川崎病有哪些症状和体征
川崎病患者首先有5天以上发烧症状出现,之后有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症状、恢复期硬肿部位皮肤蜕皮等症状存在。一、川崎病,首先症状是发热,一般发烧五天以上,目前越来越多发现无热也可诊断川崎病,但要依据其他症状综合判断;二、淋巴结肿大,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且大都是在一点五公分以上,皮肤不发红、没有化脓、没有波动感;三、皮肤黏膜症状。眼睛,如双眼球结膜充血,看起像结膜炎,没有分泌物。口唇干裂发红,有杨梅舌,可出现口腔黏膜充血、扁桃腺肿大,出现卡疤发红,手脚硬性水肿,或者是发红。手指末梢指端出现皮疹;也可以出现肛门发红。四、孩子恢复期或体温退去后,手脚硬肿部位发生蜕皮。检查时,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或者动脉瘤形成。并非所有患者都有该症状,部分患者发现治疗焦躁,可没有这类症状发生。
语音时长 01:47

2019-07-03

60804次收听

川崎病是否严重
川崎病基本上都认为它是良性的疾病。目前认为也是多数病人的预后都是比较好的,但这就是前提是在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之后,如果是他的治疗不及时,或者是被误诊了,或者是漏诊了,有的小孩来了之后就做无意中做超声心动图,发现了他有冠状动脉的扩张,或者有动脉瘤形成,就你在追问病史有既往有没有发热不退,有没有这些病史的情况,有的小孩说哪年哪年我小的时候就发烧老不退,怎么用药都不行,抗生素用了好多,换了好的都不好,你要注意一下是不是川崎病的过程。对于川崎病来说,它现在的是现在生后小孩当中,就是获得性的心脏病的当中是占第一位的。像现在风湿性心脏病,其他的先天性心脏病,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川崎病有些也可以遗留后遗症,比如说他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之后,它引起了心脏的冠状动脉的扩张,或者是动脉瘤形成了,这是在后天性的心脏性疾病当中目前是占第一位的,现在比如说后天性的获得性心脏病,比如说风湿性心脏病现在少多了,但是川崎病的现在发现比较多了,主要是治疗不及时,如果是治疗及时,这些可以不出现,尤其在恢复期,冠脉狭窄的也可以出现。所以说川崎病来说,主要是注意到及时的诊断,早期的治疗,对它的预后就是挺好的,如果是不及时治疗,它还是有一定预后也是比较重的,有些比较严重的后遗症可以留下。
语音时长 01:39

2019-07-03

59820次收听

川崎病如何治疗
川崎病的治疗是要控制血管的炎症,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在发病的10天内使用。用肠溶阿司匹林持续6到8周,冠状动脉损害者应延长治疗的时间。如果阿司匹林过敏,可以用氯吡格雷。糖皮质激素早期不使用,激素不要单独的使用,对于静脉丙球无效可以加用糖皮质激素,恢复期可以使用,激素是选择甲强龙或泼尼松、糖皮质激素抗凝治疗,心脏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血小板升高时大于35万,可以加用双嘧达莫,血小板正常后停用,一般是2到3个月。对于凝血功能检查有明显异常,可以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语音时长 01:41

2018-09-14

51175次收听

川崎病复查的时间
川崎病根据冠脉损伤的情况,决定复查的时间和内容。对于一级、二级冠脉损伤,病程三个月后可以停用阿司匹林,临床随访5年,随访的时间在病程的30天、60天、6个月、1年和5年这个时间段,要随访超声心动图、静息12导心电图,必要时候做胸片,最后一次随访建议做运动心电图。对于三级的冠脉损伤,小剂量阿司匹林至少持续到动脉瘤的消退;中型动脉瘤需加另一种抗血小板的药物,要终身随访,随访时间为病程的30天、60天、6个月、1年,之后每年进行随访,并给予心血管风险评估和指导。大于10岁患儿每两年行负荷试验或者心肌灌注显像、超声心动图、静息12导心电图、负荷试验或者是心肌灌注显像,如无创性的检查提示心肌缺血,可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四级的冠脉损伤,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华法令,0。05到0。12毫克每公斤每天,或者是低分子肝素要终身随访,静息12导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各种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可选择性的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或者是MRI辅助判断心肌缺血和心功能情况,病程的6到12个月或者是更早,急性期后可进行初次冠状动脉造影,如果非侵入性检查、临床或者实验室检查,提示有心肌缺血,可重复进行冠脉造影,某些情况下如不典型的心绞痛,不能做负荷试验,可以选择性地重复冠状动脉造影。对于五级的冠脉损伤,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或者低分子肝素,为预防缺血性发作或者心功能不全,可同时运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根据治疗的指征选择旁路移植,或者是导管介入等治疗措施,要进行终身的随访,随访的内容同四级冠脉损伤。总之,对于急性期未发现冠状动脉异常,可于起病后的两周到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每年这样复查至少坚持五年以上;如果有冠状动脉扩张要长期随访;对于疫苗的问题,丙球使用后的三个月到半年以后可以打疫苗。
语音时长 03:26

2018-09-14

65025次收听

03:57
川崎病是什么病
一般情况下,川崎病也可以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是属于一种血管炎综合征,是通过侵犯患者全身中小型血管,从而引起的病变。川崎病最早是由日本的川崎富作医师,于1967年首先发表。但是,至今仍然无法了解川崎病的发病原因。引起川崎病的原因,可能和感染或者是免疫反应有关系。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可以造成冠状动脉的损害,川崎病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以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通常情况下,川崎病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可以有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由于本病可以发生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而引起人们重视,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率达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