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应该如何护理
川崎病可通过控制体温、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川崎病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发热、皮疹、结膜充血等症状。
1、控制体温
川崎病患儿常伴有高热,家长需定时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避免酒精擦拭或冰敷。退热期间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2、皮肤护理
皮疹和手足硬性水肿是典型症状,家长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手足脱皮阶段禁止强行撕扯皮屑,可涂抹医用凡士林软膏。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摩擦刺激。
3、口腔护理
患儿多伴有口唇皲裂和草莓舌,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皲裂处涂抹医用甘油。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损伤黏膜。出现口腔溃疡时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含漱。
4、饮食调整
急性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蔬菜泥,恢复期逐步过渡到低盐、低脂、高蛋白食物。避免过热、过硬或刺激性食物。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
5、定期复查
出院后需遵医嘱复查血常规、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监测冠状动脉病变进展。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疫苗接种需推迟至病程3-6个月后,接种前需咨询专科医生。
护理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肢体活动情况,出现嗜睡、呕吐或肢体活动障碍应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适度室内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居室每日通风2-3次,维持适宜温湿度。病程2个月内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出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相关推荐
02:28
01:46
01:47
02:03
0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