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破了流水怎么办
耳朵破了流水可能与外伤性鼓膜穿孔、外耳道炎、中耳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清洁消毒、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修复术、避免进水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外伤性鼓膜穿孔多由挖耳、气压伤或头部外伤导致,表现为突发耳痛、听力下降及流水样分泌物。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避免用力擤鼻,多数小型穿孔可在1-3周自愈。外耳道炎常因游泳或潮湿环境引发,伴随瘙痒和黄色分泌物,需用硼酸酒精清洁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保持耳道干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有搏动性耳痛和脓性分泌物,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发热时需加用布洛芬混悬液。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需鼓室成形术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会出现白色絮状分泌物和剧烈瘙痒,需用克霉唑乳膏局部涂抹,避免使用棉签掏耳。
日常需保持耳部干燥清洁,洗澡时用防水耳塞保护,避免游泳或潜水。不用尖锐物品掏耳,擤鼻时单侧交替进行。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鱼肉,促进组织修复。若出现发热、眩晕或听力持续下降,应立即就诊耳鼻喉科进行耳内镜和听力检查。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其抓耳频率,避免患儿自行触碰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