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很严重吗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轻度病变,少数可能进展为溃疡或出血等并发症。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等症状。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伴点状糜烂,病理检查无腺体萎缩或肠化生。通过规范治疗如根除幽门螺杆菌、停用损伤胃黏膜药物、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等,多数患者可在4-8周内痊愈。
若出现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或胃镜发现溃疡、黏膜下血管显露等表现,则提示病情较重。这类患者可能伴随胃黏膜屏障功能严重破坏,存在出血、穿孔风险,需住院治疗并密切监测血红蛋白变化。长期未愈的糜烂性胃炎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甚至癌前病变。
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摄入,戒烟并控制咖啡因摄入量。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餐后适度活动促进排空。合并焦虑抑郁情绪者可尝试正念减压训练,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定期复查胃镜对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病变进展至关重要,尤其对于40岁以上或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