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肿毒是什么意思
痈疽肿毒是中医对化脓性感染疾病的统称,主要指皮肤软组织出现的红肿热痛伴脓液积聚的病症,常见类型包括疖、痈、蜂窝织炎等。
1、疖
疖是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初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的小硬结,数日后中央出现黄白色脓栓,破溃后排出脓液即可愈合。可外敷鱼石脂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
2、痈
痈是多个相邻毛囊的深部感染,好发于颈项、背部等皮肤厚韧处。病灶呈紫红色炎性浸润区,表面有多个脓栓,伴有剧烈疼痛和全身发热。需切开引流并行细菌培养,常用青霉素V钾片或阿奇霉素分散片抗感染。
3、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感染,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弥漫性红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配合硫酸镁湿敷。
4、丹毒
丹毒是皮肤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特征为边界清晰的鲜红色斑块,伴寒战高热。治疗首选注射用青霉素钠,局部用呋喃西林溶液冷敷。
5、脓肿
脓肿为组织内局限性脓液积聚,触诊有波动感。需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配合服用左氧氟沙星片,深部脓肿可能需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
预防痈疽肿毒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损伤,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出现红肿热痛症状时禁止挤压,早期可冷敷缓解疼痛,若24小时内无缓解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饮食宜清淡,多食冬瓜、绿豆等清热利湿食物,忌食辛辣刺激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