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甲沟炎应如何治疗
甲沟炎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切开引流、拔甲手术、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甲沟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嵌甲、外伤、真菌感染、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早期甲沟炎无明显化脓时,可用碘伏溶液每日浸泡患指3次,每次10分钟。浸泡后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撕扯甲周皮肤。合并轻微红肿时可配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2、外用抗生素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性甲沟炎,可选用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涂抹患处。用药前需清洁创面,每日涂药2次直至炎症消退。若用药3天无改善需就医。
3、切开引流
形成甲下脓肿时需由医生在局麻下纵行切开甲板引流脓液。术后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覆盖无菌敷料。该操作可保留指甲,适合脓肿局限且甲床未严重破坏者。
4、拔甲手术
反复发作或广泛甲床损伤者需部分/全甲拔除。术后2周内避免沾水,定期换药至新生甲板长出。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以防感染扩散。
5、物理治疗
慢性甲沟炎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或低能量激光治疗,每周2次。该方式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治疗期间需配合穿宽松鞋袜,避免甲缘受压。
日常应保持手足干燥清洁,修剪指甲时保留1毫米白色边缘,避免过短或圆弧形修剪。选择透气鞋袜,运动后及时更换。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发现甲周红肿尽早处理。若自行护理3天无缓解或出现发热、脓液扩散等情况,应立即至皮肤科或手足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