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医源性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1、飞沫传播
当肺炎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原体的飞沫。这些飞沫可在空气中短距离传播,被附近人群吸入后导致感染。常见通过飞沫传播的肺炎包括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断此类传播。
2、接触传播
接触被肺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或表面后,再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可能引发感染。这种传播在人群密集场所更易发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用品能降低风险。支原体肺炎等可通过此途径传播。
3、空气传播
某些病原体可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长期悬浮,如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结核。这类传播不受空间限制,通风不良环境风险更高。特殊防护口罩和空气消毒是必要措施。
4、医源性传播
医疗机构中通过雾化治疗、气管插管等操作产生的气溶胶,或污染的医疗器械可能导致肺炎传播。免疫低下患者更易感染。严格消毒规程和防护装备能预防此类传播。
5、母婴垂直传播
部分病原体如B族链球菌可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新生儿,引发新生儿肺炎。产前筛查和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可减少该风险。这类传播具有特定人群局限性。
预防肺炎传播需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以增强特异性免疫力,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病原体浓度,养成勤洗手、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高危人群可定期进行肺部健康检查。出现持续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避免交叉感染。特殊时期在公共场所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免疫力低下者需特别注意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