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发热是全身发热吗
新型肺炎引起的发热通常是全身性发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发热症状多表现为体温升高并伴随全身不适,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局部体温异常。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病毒进入人体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释放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典型表现为腋温超过37.3摄氏度,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发热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多数轻症患者体温在38摄氏度左右,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部分患者发热时会出现面部潮红、手足心发热等体表温度分布不均现象,但核心体温仍为整体升高。
极少数免疫功能异常患者可能出现非典型发热表现,如仅特定部位体表温度升高,或发热与体温测量结果不符的情况。这类特殊表现可能与个体血管调节功能异常、合并其他感染或测量误差有关。儿童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可能出现手脚冰凉但核心体温升高的矛盾现象。
出现发热症状时应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时间、温度波动规律及伴随症状。建议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避免在剧烈运动、进食后立即测量。若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核酸检测和临床评估。居家期间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透气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