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分型有哪些
脊柱骨折分型主要有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屈曲牵张性骨折、骨折脱位和病理性骨折等类型。
1、压缩性骨折
压缩性骨折是脊柱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由骨质疏松或轻度外伤引起。椎体前柱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塌陷,后柱结构保持完整。这类骨折多见于胸腰段,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但神经损伤较少见。治疗上可采用卧床休息、支具固定,严重时需行椎体成形术。
2、爆裂性骨折
爆裂性骨折属于不稳定型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导致。椎体在轴向压力下向四周爆裂,可能伴有骨块突入椎管。这类骨折常见于胸腰段交界处,患者除疼痛外可能出现神经症状。治疗需根据神经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减压固定。
3、屈曲牵张性骨折
屈曲牵张性骨折又称Chance骨折,由脊柱过度屈曲牵拉所致。典型特征是水平方向通过椎体、椎弓和棘突的骨折线。这类骨折多发生在胸腰段,可能伴有腹内脏器损伤。治疗通常需要手术固定以恢复脊柱稳定性。
4、骨折脱位
骨折脱位是最严重的脊柱骨折类型,由复合暴力导致椎体骨折合并关节突脱位。脊柱三柱结构均遭破坏,常伴随严重神经损伤。这类骨折多见于颈椎和胸腰段,需紧急手术复位固定,术后需长期康复治疗。
5、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是指因肿瘤、感染等疾病导致椎体强度下降而发生的骨折。骨折可能在轻微外力甚至无外伤情况下发生。除局部症状外,患者常有原发病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同时处理骨折问题。
脊柱骨折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保持正确体位,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饮食上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抗骨质疏松治疗。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如出现新发疼痛或神经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