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哪些病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主要有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接触、遗传因素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1、吸烟
长期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主要的病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和肺泡结构,导致气道慢性炎症和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吸烟者患病概率显著高于非吸烟者,被动吸烟同样会增加发病风险。戒烟是预防和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措施。
2、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于室内外空气污染环境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室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雾、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会持续刺激呼吸道黏膜。使用清洁能源、减少高危环境暴露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3、职业粉尘接触
煤矿、纺织、建筑等行业从业人员长期吸入二氧化硅、棉尘等职业性粉尘,可能引发职业性肺病并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佩戴防护用具、改善工作环境能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危害。
4、遗传因素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遗传缺陷会导致肺组织保护机制受损,这类患者更易出现肺气肿病变。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早期发现异常可延缓疾病进展。
5、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期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或成年后频繁发生支气管炎,可能造成气道不可逆损伤。及时治疗急性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能减少感染对肺功能的累积损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雾霾天气减少外出或佩戴防护口罩。日常可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肺康复训练,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以增强抵抗力。建议定期监测肺功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药物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