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如何放液
胃肠减压放液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通过负压吸引装置缓慢引流胃内容物,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引流液性状。
操作前需确认减压管位置正确,可通过X线或回抽胃液验证。连接负压吸引器时压力应调节至40-60mmHg,避免过高压力导致黏膜损伤。放液过程中保持引流袋低于胃部水平,防止逆流。每2小时检查管道通畅性,遇堵塞可用生理盐水5-10ml冲洗。记录24小时引流量,正常胃液量为500-1000ml,超过1500ml需警惕幽门梗阻。引流液若呈血性、咖啡渣样或胆汁样需立即报告医生。持续减压期间每日口腔护理3次,防止唾液腺感染。减压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食管糜烂。
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及电解质。撤管前需夹闭管道观察12小时,确认无腹胀呕吐后可拔管。拔管后先给予少量温水,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患者恢复饮食后应避免辛辣刺激、产气食物,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饮食。每日监测肠鸣音及排气情况,鼓励床上翻身活动促进肠蠕动。出院后1周内保持饮食清淡,出现腹痛腹胀需及时复诊。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生活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