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牙髓炎主要由细菌感染、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牙齿创伤、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冷热刺激痛、夜间加重等症状。
1、细菌感染
龋齿未及时治疗导致细菌侵入牙髓是最常见原因。细菌通过牙本质小管或露髓点进入牙髓腔,引发炎症反应。伴随牙龈红肿、咬合不适,需根管治疗配合头孢克洛胶囊、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控制感染。
2、物理刺激
牙齿过度磨损或隐裂可能造成牙髓暴露。长期咀嚼硬物、夜磨牙症等机械刺激会损伤牙髓屏障,出现对温度敏感的刺痛感。建议使用咬合垫保护,必要时进行盖髓术修复。
3、化学刺激
某些补牙材料如硅酸盐水泥可能刺激牙髓。劣质漂白剂渗透牙釉质后引发化学性炎症,表现为持续性钝痛。需更换生物相容性材料,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
4、牙齿创伤
撞击导致的牙冠折断或牙根裂开会直接损伤牙髓组织。急性外伤后可能出现牙髓坏死,需紧急处理并行牙髓血运重建术,术后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
5、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等系统疾病可能降低牙髓修复能力。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发生逆行性牙髓炎,需联合调控基础疾病,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活髓保存治疗。
日常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并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每年进行口腔检查。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冷热交替饮食需适度。出现持续疼痛、牙龈肿胀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根尖周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