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梨子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巴梨子一般是指中药巴豆的种子,具有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等功效,主要用于寒积便秘、腹水胀满、喉痹痰阻等病症的治疗。巴豆属于峻下逐水药,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泻下冷积
巴梨子所含巴豆油能强烈刺激胃肠黏膜,促进肠蠕动产生泻下作用。适用于寒邪食积阻滞肠道导致的脘腹胀痛、大便不通,常与干姜、大黄等配伍。使用不当可能引发剧烈腹痛或脱水,不可自行服用。
2、逐水退肿
其利尿成分可通过刺激肾脏增加水分排泄,辅助缓解肝硬化腹水、血吸虫病腹水等症。临床多与甘遂、芫花等配伍制成丸散,需注意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祛痰利咽
巴梨子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能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用于白喉、喉炎引起的喉头水肿窒息,可研末吹喉或配伍贝母、桔梗。误吞可能导致喉头痉挛,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4、外用蚀疮
巴梨子油外用可腐蚀疣痣、疮疡脓栓,传统用于痈肿溃烂、疥癣恶疮。现代制剂如巴豆油膏需控制浓度,皮肤破损处禁用,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
5、温通经络
其辛热之性可驱散寒湿,古方用于寒湿痹痛、阴疽流注。现多配伍肉桂、附子制成贴敷剂,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可能引发皮肤灼伤。
巴梨子作为毒性中药材,普通人群应避免接触,使用需经中医师辨证。服药期间忌食油腻辛辣,出现呕吐腹泻应立即停用。贮藏需置于儿童无法接触处,误食后需立即就医洗胃。孕妇、哺乳期女性、体弱者及过敏体质者绝对禁用,常规用量0.1-0.3克需入丸散,不可直接吞服原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