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干燥性湿疹
干燥性湿疹是一种以皮肤干燥、脱屑、瘙痒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环境干燥、频繁洗浴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皮肤粗糙、皲裂、红斑伴细小鳞屑,好发于秋冬季节或老年人群体。
1、皮肤屏障受损
皮肤角质层结构异常或皮脂分泌减少会导致屏障功能下降,外界刺激物易侵入引发炎症。表现为局部皮肤紧绷、细纹增多,严重时出现龟裂出血。建议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修复屏障,避免碱性清洁产品。
2、环境干燥刺激
低湿度环境加速皮肤水分蒸发,长期暴露于空调房、暖气环境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常见四肢伸侧皮肤呈鱼鳞状脱屑,伴随明显瘙痒。可通过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
3、过度清洁习惯
频繁使用肥皂或消毒剂会破坏皮肤表面酸性保护膜,导致经皮水分丢失增加。手部、小腿等反复清洁部位易出现瓷白色裂纹。推荐选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洗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
4、特应性体质
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常合并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病史。皮肤表现为弥漫性干燥伴苔藓样变,肘窝、腘窝等屈侧部位受累明显。需长期使用尿素软膏维持治疗,急性期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5、系统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可能继发皮肤干燥,表现为全身性鳞屑伴顽固性瘙痒。肾病透析患者因皮脂腺萎缩更易出现鱼鳞病样改变。需针对原发病治疗,配合10%尿素维E乳膏护理。
日常应避免搔抓摩擦,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冬季减少沐浴频率至每周2-3次。饮食可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室内湿度建议保持在50%-60%。若出现皮肤渗出、脓疱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诊皮肤科,必要时使用复方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长期顽固性病例需排除淋巴瘤等潜在疾病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