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拉肚子怎么治疗
病毒性腹泻可通过补液治疗、饮食调整、止泻药物、肠道黏膜保护剂、益生菌制剂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腹泻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等病原体引起。
1、补液治疗
病毒性腹泻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盐Ⅲ可预防脱水。该药物含葡萄糖和电解质,能促进肠道水分吸收。严重脱水患者需静脉输注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补液期间需监测尿量及精神状态。
2、饮食调整
急性期选择米汤、面汤等低渗流食,缓解后过渡至馒头、米饭等低渣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渗透性腹泻。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改用无乳糖配方。适量补充锌制剂有助于肠黏膜修复。
3、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病毒毒素并保护肠黏膜,消旋卡多曲颗粒能减少肠道分泌。洛哌丁胺胶囊适用于无发热的血便患者,但儿童及细菌性腹泻禁用。用药需结合病原学检查,避免掩盖病情。
4、肠道黏膜保护剂
蒙脱石散可覆盖消化道黏膜,减轻病毒对肠上皮的损伤。果胶、活性炭等吸附剂能结合肠道内病原体。使用时应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避免影响药效。此类药物不进入血液循环,安全性较高。
5、益生菌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可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布拉氏酵母菌散对病毒性腹泻病程缩短效果明确。益生菌需用温水送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病毒性腹泻患者需注意手卫生,餐具煮沸消毒,粪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恢复期逐渐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蒸蛋羹、鱼肉泥等。避免进食生冷食物,腹部可热敷缓解痉挛。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儿童及老年人需密切监测脱水体征,必要时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