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是什么症状
骨髓炎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红肿热痛、发热寒战、活动受限、窦道流脓以及全身乏力等。骨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外伤、血源性播散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骨质破坏或病理性骨折。
1、局部红肿热痛
骨髓炎早期常见患处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有灼热感和明显压痛。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和炎性介质释放,可能伴随跳痛或持续性钝痛,夜间可能加重。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拒绝触碰患肢或跛行。
2、发热寒战
急性骨髓炎患者多出现38℃以上高热,伴随寒战或出汗。体温波动与细菌毒素释放相关,儿童可能出现嗜睡或烦躁。慢性骨髓炎患者可能表现为低热或不规则发热。
3、活动受限
炎症累及骨膜和周围软组织时,关节活动度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强迫体位。脊椎骨髓炎可能引起背部僵直,下肢骨髓炎可能导致行走困难。长期活动受限可能继发肌肉萎缩。
4、窦道流脓
慢性骨髓炎常见皮肤窦道形成,持续排出黄白色脓液或坏死骨碎片。窦道可能暂时闭合后又反复破溃,创面难以愈合。脓液培养常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
5、全身乏力
慢性感染消耗可能导致贫血、消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血沉通常持续升高。
骨髓炎患者需保持患肢制动休息,避免负重或剧烈运动,急性期可局部冷敷减轻肿痛。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检查,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慢性骨髓炎可能需要手术清创或植骨治疗。出现高热不退或肢体感觉异常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