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有哪些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主要有颈椎退行性变、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损伤、颈椎炎症、颈椎肿瘤等。
1、颈椎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变是脊髓型颈椎病最常见的病因,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逐渐脱水、变性,导致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压迫脊髓。颈椎骨质增生形成的骨赘也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等不良姿势会加速颈椎退变进程。患者可能出现颈部疼痛、上肢麻木、行走不稳等症状。治疗需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颈托固定,遵医嘱服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
2、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
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颈椎椎管狭窄,椎管容积较正常人小,轻微退变即可导致脊髓受压。这类患者通常在年轻时即可出现症状,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精细动作障碍。磁共振检查可明确椎管狭窄程度。治疗需避免颈部外伤,严重时需行椎管扩大减压术,可配合使用甲钴胺分散片、维生素B1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神经营养药物。
3、颈椎损伤
颈椎外伤如挥鞭样损伤、压缩性骨折等可直接损伤脊髓或导致继发性椎管狭窄。车祸、高处坠落等暴力伤害是常见诱因。急性期可能出现四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固定颈部,避免二次损伤,严重者需手术解除压迫。恢复期可使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等促进神经修复。
4、颈椎炎症
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引起颈椎韧带骨化、关节强直,导致椎管容积减小压迫脊髓。患者常伴有晨僵、脊柱活动受限等表现。治疗需控制原发病,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来氟米特片、雷公藤多苷片等抗风湿药物,严重者需手术减压。
5、颈椎肿瘤
颈椎椎管内肿瘤如神经鞘瘤、脊膜瘤等可直接压迫脊髓,转移性肿瘤也可破坏椎体稳定性。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夜间痛明显。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术后配合放疗化疗,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减轻脊髓水肿,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冲击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电脑,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定期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如米字操。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鸡蛋等,有助于神经修复。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神经损伤。冬季注意颈部保暖,防止受凉诱发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