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流出血块怎么回事
月经流出血块可能与激素波动、子宫收缩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腹部、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1、激素波动
经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均,形成血块。通常伴随月经量增多或周期紊乱。建议避免生冷食物,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
2、子宫收缩异常
子宫收缩力不足时,经血滞留宫腔易凝结。常见于久坐不动或子宫位置异常者。适量运动如瑜伽可促进宫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导致经血排出受阻,血块多呈暗红色伴严重痛经。可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或进行腹腔镜手术。
4、子宫肌瘤
肌瘤增大宫腔面积使经血积聚,血块常超过硬币大小。可能伴随经期延长,需通过米非司酮片等药物控制,或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5、凝血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会导致经血不凝,但部分患者反而出现大血块。需检查凝血四项,确诊后可服用氨甲环酸片等抗纤溶药物。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饮食宜选择温补类食物如红枣枸杞茶,避免辛辣刺激。适度进行快走等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游泳等水下活动。若血块持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伴随头晕乏力,应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六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