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萎缩的后果是什么
心肌萎缩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严重后果。心肌萎缩通常由长期缺血、代谢异常、基因突变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胸闷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
1、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持续萎缩会造成心脏收缩功能减退,泵血能力下降,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需长期服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2、心律失常
萎缩的心肌组织电传导异常易引发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阿斯综合征,需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
3、猝死风险
广泛性心肌萎缩可能诱发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猝死。既往有晕厥史或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的患者风险更高,需定期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4、血栓栓塞
心脏收缩乏力易在心腔内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可引起脑梗死、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建议高危患者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预防。
5、多器官衰竭
长期心输出量不足会导致肾脏灌注减少、肝脏淤血等并发症,最终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需通过限盐饮食、床旁血滤等综合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心肌萎缩患者应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适度步行锻炼,监测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出现新发水肿或呼吸困难加重时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戒烟限酒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