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会引起哪些疾病
高血压可能引起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肾病、视网膜病变、心力衰竭等疾病。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对心脏、脑血管、肾脏、眼睛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
1、冠心病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当血管壁因高血压受损时,脂质容易沉积形成斑块,造成血管狭窄或堵塞。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血压,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2、脑卒中
高血压会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变硬,容易形成血栓或发生破裂。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前者因血栓阻塞脑动脉导致,后者因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头痛、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急性期需尽快就医,可能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药物。
3、慢性肾病
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下降。肾脏具有调节血压的功能,当肾功能受损后会形成恶性循环。患者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出现夜尿增多、水肿等表现。治疗需严格控压,可能使用缬沙坦胶囊、呋塞米片等药物,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
4、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严重时出现出血、渗出等改变。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症状。眼底检查可见动脉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等特征性改变。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能配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严重出血需激光治疗。
5、心力衰竭
长期高血压使心肌代偿性肥厚,最终导致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需限盐限水,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螺内酯片等药物,严重者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规范用药,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每3-6个月检查心电图、肾功能、眼底等项目,及时发现靶器官损害。出现胸闷、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