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直肠炎的症状
放射性直肠炎的症状主要有便血、腹泻、里急后重、腹痛、直肠溃疡等。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因直肠黏膜受辐射损伤引发炎症反应。
1、便血
便血是放射性直肠炎的典型表现,早期可能仅为粪便表面带血丝,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鲜红色血便或黏液血便。出血量与黏膜损伤程度相关,严重者可伴有贫血。患者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胶囊、康复新液、蒙脱石散等药物保护肠黏膜。
2、腹泻
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常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粪便多呈水样或稀糊状,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腹泻与肠道黏膜屏障破坏、吸收功能障碍有关。建议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饮食,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
3、里急后重
患者常有肛门坠胀感,排便后仍有便意但无实质粪便排出。该症状与直肠炎症刺激神经末梢相关,夜间可能加重影响睡眠。温水坐浴有助于缓解不适,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控制炎症。
4、腹痛
多表现为下腹部隐痛或绞痛,排便前后疼痛可能加剧。腹痛与肠管痉挛、肠壁水肿有关。热敷腹部可暂时缓解症状,若疼痛持续需就医排除肠梗阻等并发症,必要时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止痛。
5、直肠溃疡
严重者可出现直肠黏膜深溃疡,表现为排便时剧烈疼痛、大量出血。溃疡面易继发感染,可能形成直肠阴道瘘或直肠膀胱瘘。需通过肠镜确诊,治疗上除药物外可能需局部止血、高压氧治疗,极少数需手术干预。
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应保持低渣饮食,避免酒精及乳制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日常记录排便情况,包括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若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出血量增加,应立即就医。长期症状不缓解者需定期肠镜监测,警惕放射性肠纤维化等远期并发症。治疗期间建议配合营养支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