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与银屑病的区别
脂溢性皮炎与银屑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典型症状及治疗方式上。脂溢性皮炎是一种与皮脂分泌异常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则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特征为红斑鳞屑。
1、发病机制
脂溢性皮炎与马拉色菌定植、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好发于头皮、面部等皮脂溢出部位。银屑病主要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导致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共同作用,可累及全身皮肤及关节。
2、皮损特征
脂溢性皮炎表现为油腻性黄红色斑片,伴糠秕状鳞屑,边界不清,瘙痒明显但无薄膜现象与点状出血。银屑病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覆盖银白色云母状鳞屑,刮除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部分患者伴有甲凹陷或关节炎。
3、发病部位
脂溢性皮炎集中于头皮、眉弓、鼻唇沟、耳后等皮脂腺丰富区域。银屑病可发生于四肢伸侧、腰骶部、头皮等任何部位,严重者可泛发全身,掌跖及甲部亦可出现特征性改变。
4、病程特点
脂溢性皮炎呈慢性反复过程,冬季加重,夏季缓解,婴幼儿表现为乳痂,成人多伴脂溢性脱发。银屑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呈季节性发作,少数可发展为红皮病型或脓疱型等重症。
5、治疗方案
脂溢性皮炎以抗真菌洗剂如酮康唑洗剂、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为主。银屑病需系统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卡泊三醇软膏、阿维A胶囊、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等,中重度患者需结合光疗或生物制剂。
两种疾病均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减少精神压力与熬夜。脂溢性皮炎患者应选用温和控油护肤品,银屑病患者需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搔抓诱发同形反应。若皮损持续扩散或合并关节肿痛,应及时至皮肤科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