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胳膊疼痛是怎么回事
小胳膊疼痛可能与肌肉劳损、神经压迫、关节炎、肌腱炎、外伤等因素有关。小胳膊疼痛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手术等方式缓解。
1、肌肉劳损
长时间重复性动作或过度使用手臂肌肉可能导致小胳膊疼痛,常见于搬运重物或运动后。疼痛多为酸胀感,活动时加重。建议减少患肢活动,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
2、神经压迫
颈椎病或胸廓出口综合征可能压迫臂丛神经,引发放射性小胳膊疼痛,常伴麻木感。可通过颈椎牵引、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营养神经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等手术方案。
3、关节炎
肘关节或腕关节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可能表现为小胳膊持续性钝痛,晨起僵硬明显。确诊需结合X线及类风湿因子检测。治疗包括塞来昔布胶囊抗炎、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保护软骨,严重者需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
4、肌腱炎
肱骨外上髁炎或腕伸肌腱炎可引起小胳膊特定部位刺痛,握拳旋前时加剧。急性期应制动并冰敷,慢性期采用超声波治疗。可局部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顽固性疼痛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
5、外伤
跌倒撞击或运动损伤可能导致小胳膊肌肉挫伤、骨折,表现为剧烈疼痛伴肿胀淤青。疑似骨折需立即用夹板固定并拍摄X线片,软组织损伤早期可服用云南白药胶囊,后期配合跌打万花油外擦。
日常应避免单侧手臂长期负重,使用电脑时保持肘关节90度屈曲。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关节变形、发热需及时就诊。可适当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前臂肌肉,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