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方式
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方式主要有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经阴道手术、聚焦超声消融手术等。具体选择需根据肌瘤位置、大小、数量及患者生育需求等因素综合评估。
1、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通过腹部小切口置入器械完成操作,适用于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创伤较小且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通常为3-5天。该术式可能因肌瘤体积过大或盆腔粘连增加操作难度,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和粘连。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和脏器损伤,需配合术后超声复查。
2、宫腔镜手术
宫腔镜手术经自然腔道切除黏膜下肌瘤,无需腹部切口。适合直径小于5厘米的宫腔内肌瘤,可保留子宫完整性。术中可能发生子宫穿孔或液体超负荷,术后需监测电解质平衡。该术式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术后2周内禁止性生活。
3、开腹手术
开腹手术适用于多发或巨大肌瘤,提供充分手术视野。切口长度通常为10-15厘米,可完整剔除深部肌瘤。术后需住院5-7天,存在较高概率发生肠粘连和切口感染风险。建议术后使用腹带保护伤口,6周内避免提重物。
4、经阴道手术
经阴道手术利用阴道天然孔道切除宫颈或近端肌瘤,无体表瘢痕。要求肌瘤位置较低且体积适中,可能因视野局限增加操作风险。术后24小时需留置导尿管,3个月内禁止盆浴。该术式对子宫活动度要求较高,需术前评估盆腔状况。
5、聚焦超声消融
聚焦超声消融通过体外超声波靶向消融肌瘤组织,属于无创治疗。适合未生育或拒绝手术者,需核磁共振明确肌瘤血供情况。治疗后可能出现皮肤灼伤或神经损伤,3-6个月后肌瘤逐渐吸收。该方式无法获取病理标本,需定期影像学随访。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2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和铁质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等,促进创面修复。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异常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就诊。长期随访中需关注月经变化,育龄女性建议避孕6-12个月后再备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