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鼻窦炎该怎么治疗
真菌性鼻窦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鼻腔冲洗、免疫调节、环境控制等方式治疗。真菌性鼻窦炎通常由曲霉菌、毛霉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可能与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鼻腔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
1、药物治疗
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片、伊曲康唑胶囊、两性霉素B注射液等。这些药物能抑制或杀灭真菌,缓解鼻塞、头痛、脓性分泌物等症状。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对于过敏性真菌性鼻窦炎,可能需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炎症反应。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鼻息肉、骨质破坏的患者,可采用鼻内镜手术清除真菌团块和病变组织。常见术式包括鼻窦开放术、真菌球清除术等,手术能改善鼻窦通气引流,但术后仍需配合抗真菌治疗。手术并发症可能涉及出血、脑脊液漏等,需由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医生操作。
3、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真菌孢子及分泌物,减轻黏膜水肿。可选用鼻腔冲洗器每日冲洗1-2次,水温接近体温为宜。冲洗后配合鼻用抗真菌药膏如制霉菌素软膏局部涂抹,能增强治疗效果。避免使用自来水冲洗,防止继发感染。
4、免疫调节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HI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补充维生素D、锌等营养素改善免疫功能,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肠溶片。定期检测免疫指标,避免接触霉变环境,预防真菌复发感染。
5、环境控制
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湿度控制在50%以下,定期清理空调滤网、花盆等易霉变区域。职业暴露人群需佩戴防护口罩,避免吸入霉变谷物、腐烂植物中的真菌孢子。新装修房屋注意检测空气中霉菌浓度,严重污染时需专业除霉处理。
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应避免接触潮湿霉变环境,戒烟并减少辛辣食物摄入。日常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游泳等可能引发鼻腔进水的活动。出现持续鼻塞、头痛或视力改变时需及时复查,防止真菌扩散至眼眶或颅内。治疗期间定期随访鼻内镜和CT检查,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