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症的病因有哪些
瘙痒症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神经功能障碍、肝胆疾病、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皮肤持续性或阵发性瘙痒。
1、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是瘙痒症的常见原因,多见于老年人或冬季气候干燥时。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水分流失,角质层脱落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日常需减少洗澡频率,使用温和无皂基清洁剂,沐浴后及时涂抹含尿素或甘油的保湿霜。
2、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可诱发过敏性瘙痒,常伴随红斑、风团等皮损。蚊虫叮咬、化妆品成分刺激也可能导致局部瘙痒。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
3、神经功能障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疾病可能引起神经源性瘙痒。这类瘙痒常表现为烧灼感或蚁行感,皮肤表面无原发皮损。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控制血糖,必要时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调节神经传导。
4、肝胆疾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会导致胆盐沉积在皮肤,刺激感觉神经引起全身性瘙痒,夜间尤为明显。可能伴随黄疸、乏力等症状。需完善肝功能检查,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代谢,严重者需进行血浆置换。
5、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可能通过神经-免疫机制加重瘙痒感,形成瘙痒-搔抓恶性循环。部分患者出现寄生虫妄想等精神症状。建议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缓解压力,必要时联合帕罗西汀片、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
瘙痒症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过度搔抓导致皮肤继发感染。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0℃,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等有助于皮肤修复的营养素。若瘙痒持续2周以上不缓解、伴随发热或皮肤溃烂等症状,需及时到皮肤科或相关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