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一般多久有症状
艾滋病感染后通常2-4周出现急性期表现,部分感染者可能持续数年无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症状发展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三个阶段,具体进展速度与个体免疫状态、病毒载量等因素相关。
急性期症状多出现在感染后2-4周,表现为发热、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流感症状,持续1-2周自行缓解。此阶段病毒在体内快速复制,血液中可检测到高病毒载量。无症状期持续时间差异较大,约50%感染者在8-10年内未出现明显症状,但病毒持续破坏CD4+T淋巴细胞。当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或出现机会性感染时进入艾滋病期,常见表现为持续发热、体重下降、反复腹泻、真菌感染及恶性肿瘤等。
极少数感染者可能长期不进展至艾滋病期,称为长期不进展者,其免疫系统能有效控制病毒复制。但此类情况不足5%,多数未经治疗的感染者最终会进入疾病终末期。早期诊断和抗病毒治疗可显著延缓病程,规范用药者预期寿命接近正常水平。
若发生高危行为或疑似暴露,建议72小时内进行阻断治疗并完成HIV抗体检测。日常应避免共用注射器、确保安全性行为,感染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CD4细胞和病毒载量。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