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的危害是什么
龋齿的危害主要包括牙齿结构破坏、继发感染、咀嚼功能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及全身健康。龋齿是由细菌侵蚀牙体硬组织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破坏,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并发症。
1、牙齿结构破坏
龋齿初期表现为牙釉质脱矿形成白垩斑,随病变进展可形成龋洞。当龋坏穿透牙本质达牙髓腔时,会导致牙髓暴露,引发剧烈疼痛。重度龋坏可致牙冠大面积缺损,甚至仅残留残根。这种结构性破坏不可逆,需通过复合树脂充填、嵌体修复或全冠修复等方式恢复形态。
2、继发感染
深龋可能继发牙髓坏死,细菌通过根尖孔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导致根尖肉芽肿或根尖囊肿。感染进一步扩散可引起颌面部间隙感染,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急性发作时需根管治疗配合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严重者需切开引流。
3、咀嚼功能下降
多颗后牙龋坏会显著降低咀嚼效率,导致食物研磨不充分。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表现为关节弹响和开口受限。儿童乳牙龋坏过早缺失还会影响恒牙萌出空间,造成牙列不齐。修复建议选择耐磨性好的金属烤瓷冠或全瓷冠恢复咬合功能。
4、影响生长发育
儿童广泛性龋齿可因疼痛拒食导致营养不良,影响颌骨发育。前牙龋坏缺损还会干扰发音学习,造成心理障碍。对于低龄儿童可采用氟化氨银溶液局部涂布抑制龋损进展,配合窝沟封闭预防新龋。
5、全身健康风险
龋源性病灶可能成为菌血症感染源,增加心内膜炎、肾炎等疾病风险。孕妇严重龋病与早产低体重儿存在关联。糖尿病患者口腔感染更难控制,需优先处理活动性龋齿。建议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菌斑。
预防龋齿需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邻面。减少高糖饮食摄入频率,餐后清水漱口。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治与涂氟,儿童可实施窝沟封闭。出现冷热刺激痛或自发痛时应及时就诊,避免龋损进一步发展。妊娠期妇女更需加强口腔检查,控制牙菌斑生物膜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