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脱垂症状
产后子宫脱垂主要表现为会阴部坠胀感、阴道口肿物脱出、排尿困难、排便异常及性交不适等症状。产后子宫脱垂可能与盆底肌损伤、分娩创伤、腹压增加、先天发育异常及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
1、会阴部坠胀感
产后子宫脱垂患者常自觉会阴部有沉重下坠感,久站或劳累后加重,平卧休息可缓解。该症状与子宫韧带松弛及盆底支持结构薄弱有关,可能伴随腰骶部酸痛。轻度脱垂可通过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中重度需结合子宫托或手术治疗。
2、阴道口肿物脱出
患者咳嗽或用力时可见球形肿物自阴道口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复位。脱出物多为子宫颈或子宫体,长期摩擦可能导致溃疡出血。需避免重体力劳动,严重者需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或子宫悬吊术。
3、排尿困难
子宫压迫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排尿不尽感,甚至压力性尿失禁。合并膀胱膨出时会出现排尿中断现象。建议定时排尿、减少咖啡因摄入,必要时使用盐酸米多君片或进行尿道中段悬吊术。
4、排便异常
直肠受压可能引起便秘、排便需手法辅助,严重脱垂者可能出现大便失禁。与直肠膨出或肠疝有关,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用力排便,顽固性病例需行直肠前突修补术。
5、性交不适
阴道松弛及脱垂器官移位可能导致性交疼痛或性快感减退。建议尝试不同体位减轻不适,使用雌三醇乳膏改善阴道黏膜萎缩,重度脱垂患者术后6-8周方可恢复性生活。
产后子宫脱垂患者应坚持每日进行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每组15次;避免提重物、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银耳等摄入;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出现排尿排便障碍时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或雌孕激素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