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31发现病灶后能清除吗
碘131治疗通常能清除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癌的病灶,具体效果需结合病灶性质与患者个体情况评估。
碘131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通过口服进入体内后被甲状腺组织特异性摄取。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碘131释放的β射线可破坏部分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多数患者在治疗后3-6个月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接受碘131治疗时,放射性碘可靶向清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或转移病灶,降低复发概率。治疗效果与病灶摄碘能力密切相关,摄碘率高的病灶清除效果更显著。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碘131抵抗现象,常见于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等非摄碘性肿瘤,或存在BRAF等基因突变的甲状腺癌。这类病灶无法有效聚集碘131,需结合外照射、靶向药物等综合治疗。少数患者因甲状腺组织破坏过多可能导致永久性甲减,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
接受碘131治疗前需完善甲状腺摄碘率测定、全身显像等检查评估病灶摄碘能力。治疗后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及影像学检查,监测病灶清除情况。治疗期间注意隔离防护,避免放射性物质影响他人,多饮水促进放射性碘排泄。日常保持低碘饮食,避免影响治疗效果,出现心悸、乏力等甲减症状时及时就医调整药物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