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肌梗塞该怎么治疗
慢性心肌梗塞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心脏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慢性心肌梗塞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慢性心肌梗塞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风险。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阻断血小板活化,预防血管再狭窄。阿托伐他汀钙片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药物治疗需长期坚持,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
2、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改善心肌供血的有效手段,包括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术通过导管扩张狭窄血管,支架植入术可保持血管通畅。介入治疗创伤小且恢复快,适用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术后需配合抗血小板药物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
3、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患者。手术取患者自身血管作为桥血管,绕过狭窄部位重建血运。传统开胸手术与微创手术均可选择,术后需监测桥血管通畅情况。合并室壁瘤者可同期行左心室成形术。
4、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训练包含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和呼吸训练三阶段。初期在监护下进行低强度步行,逐步增加至骑车、游泳等运动。康复训练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量。训练需监测心率血压,避免诱发心绞痛。
5、生活调整
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钠盐摄入,增加全谷物和深海鱼类摄入。戒烟限酒可减缓动脉硬化进展,体重管理目标BMI保持正常范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诱发心肌缺血。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水平。
慢性心肌梗塞患者应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使用,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时立即就医。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太极拳,避免提重物等屏气动作。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外出时佩戴围巾保护前胸。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自动体外除颤器更佳。